走进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
NEWS小胶质细胞清除剂 - 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生物医疗创新
来源:匡勤翰 日期:2025-02-14小胶质细胞的清除可以通过遗传学或药理学的方法实现,这些方法被视为探讨小胶质细胞功能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清除方法,但各自都有其优缺点,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时需要深入了解它们的特性。FUJIFILMWako目前提供了用于包封氯膦-酸盐脂质体的小胶质细胞清除试剂。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免疫防御的角色,不仅能吞噬异物和死亡细胞,还负责释放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并在神经细胞的监测和突触修剪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小胶质细胞对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恢复和控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它们也可能引发脑部炎症,从而加重相关病症。清除小胶质细胞是了解其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通过替换其他小胶质细胞来实现疾病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目前,已有多种小胶质细胞清除方法被报道,通常可以分为遗传学方法和药理学方法。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及其特点。
小胶质细胞的发育依赖于特定的基因突变体(如PU1、TGF-β、CSF-1R等),这使其成为小胶质细胞缺失模型。近年来,通过在转基因小鼠中特异性表达白喉毒素受体,并施用白喉毒素,可以选择性地清除小胶质细胞。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白喉毒素能够穿透血脑屏障(BBB),因此通过腹腔给药就能有效清除小胶质细胞,不过,清除的持续时间较短是其不足之处。
相较于遗传学方法,药理学方法清除小胶质细胞更为简便,无需特定的转基因模型。以下是三种主要的药理学清除剂:
小胶质细胞清除剂主要是通过氯膦-酸盐脂质体的方式工作,该脂质体在被小胶质细胞吞噬后会释放氯膦-酸。氯膦-酸类似于ATP,能够抑制ATP的代谢并诱导小胶质细胞死亡。包封后的氯膦-酸相比单体形式更容易被小胶质细胞吸收。此外,FUJIFILMWako也提供对照用的小胶质细胞清除剂(产品编号:131-19511),可以用于实验的对照组。
对小鼠大脑皮质的小胶质细胞的去除实验中,使用33G针头注射1μL的小胶质细胞清除剂(对照或实验组),在3天后进行样本取样。实验的物种为小鼠(C57BL6/J),取样部位为大脑皮质,使用的抗体包括抗Iba1(兔源)和二抗相应的AlexaFluor®标记。
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在受损区域大量聚集,而小胶质细胞清除剂处理组则抑制了受损区域小胶质细胞的集聚,周围的小胶质细胞亦有所减少或消退。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选择合适的小胶质细胞清除方法对于揭示其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使用强大的清除剂如FUJIFILMWako的小胶质细胞清除剂,无疑将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是您在生物医学领域畅游的最佳陪伴。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13699100277
总部地址:香港锡山区晋街道61号